當Uber違背了初心
Uber 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之一,憑藉創新的商業模式和便利的服務,迅速在全球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隨著其業務的擴展,Uber 的運營方式逐漸偏離其創立之初的理念,甚至被批評為違背初心,忽視了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民眾需求。
初心與共享經濟的承諾
共享經濟的初衷是透過資源的有效分配,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為消費者和供應者創造雙贏的局面。然而,Uber 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偏離了這一理念。例如,在某些市場中,Uber 採取激進擴張策略,忽視當地法律和規範,甚至與傳統交通業者產生激烈矛盾。
初心的迷失並不僅僅體現在市場策略上,更體現在對司機和用戶利益的平衡上。當平台追求利益最大化時,其合作司機往往成為代價的承擔者。
收入不穩的司機困境
Uber 最初承諾給司機提供靈活的工作模式與可觀的收入,但現實卻讓許多司機倍感壓力。收入不穩定成為一大問題:
1. 算法變化影響司機生計Uber 的動態定價模式與抽成比例經常變動,導致司機難以預測穩定收入。在某些市場中,司機的實際收入因平台高抽成而大幅減少,特別是在需求波動或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2. 工作時間與回報失衡許多司機為了維持基本生活水平,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但超長工時卻未必能帶來相應的收入提升,反而增加了健康與安全隱患。
3. 缺乏勞動保障作為「合作夥伴」,司機缺乏正式員工的保障,例如醫療保險、退休金或帶薪休假。此外,司機對平台政策變更的影響力幾乎為零,面臨政策單方面調整時,往往無能為力。
回歸初心的契機
要重新贏得社會認可,Uber 需要重拾初心,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保障司機穩定收入:平台應建立透明的算法機制,設定合理的抽成比例上限,並為司機提供最低收入保障,減少因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2. 履行社會責任:將部分收益回饋社區,參與公益與環保項目,展現企業對社會的承諾。
結語
Uber 作為共享經濟的先鋒,曾為全球交通服務帶來顛覆性變革。然而,當它漸漸偏離初心時,其模式的可持續性和社會支持度都受到挑戰。唯有重新審視初心,並將公平與責任融入企業價值,Uber 才能真正實現與社會的共贏,重塑作為共享經濟領導者的形象
Uber司機 收入與 計程車錶價調漲的關係
由於物價上漲,台北市公共運輸處一般運輸科科長洪瑜敏表示,新制預計明年4月1日上路,包含調整計程運價起程由70元調整為85元(里程維持1.25公里),延滯時間計算基準為車速每小時5公里以下,由累計每80秒5元調整為每60秒5元。
111年3月10日台北市計程車運價會議精算燃料、附屬油料、車輛折舊、輪胎消耗、維修費用、行車附支、管理費用、保險費用、雜項等九項成本佔了車資的40%,而司機薪資只佔了車錶車資金額的60%。
UBER司機 是透支未來的身體及收入,等同只是把錢先借出來用
九項成本中最主要的燃料、附屬油料、車輛折舊、輪胎消耗、維修費用都與行駛公里數成正比,很難用公里數跑越多,將成本平均下來。Uber司機的開銷比一般司機大很多,是顯而易見的,Uber司機成本跳升到65%(行車本40%+Uber25%),司機的薪資只剩35%。
同樣跑一趟車,車資金額1000元,計程車司機實際薪資是600元,但Uber司機的薪資只有350元。Uber司機如要賺到同樣的錢,就必須比一般司機多跑600/350=1.71倍的里程數。這是很可怕的負擔,也是Uber司機容易忽略的事實,這1.71倍的里程數,也代表Uber司機的勞力、體力與精神耗損是一般司機的1.71。
Uber司機可能以為營業時間沒有1.71倍那麼長,但是他忘了油料、車輛折舊、消耗、維修及車禍率就是提升了1.71倍,這些都是跑不掉的沉默成本。Uber司機看到的是表象,營業時間沒有提高1.71倍,但是里程數就累積在哪裡,車輛損失要等到報廢才知道。同樣的,體力與精神耗損也是1.71倍,也要等身體大修時才知道。同時發生事故的比例隨著過勞,至少增加超過1.71倍,讓Uber司機提早出現工作倦怠燃盡(burn out) 退出市場。
根據國外的研究,Uber司機 的運作模式就是在透支未來的身體,等同只是把錢先借出來現在用,還是要還的。等到司機看到還貸的現實,不得不離開市場。
開計程車要賺到錢,絕對不是一天連續開16小時,而是細水長流,才能讓身體健康,又快樂賺錢。為何很多司機不需要靠車隊可以跑40年車養家活口,但是跑Uber沒幾年卻要退出市場? 除了Uber抽25%造成司機期來看賺不到錢外,Uber司機沒裝車錶,造成司機無法自主營業,只能一輩子當Uber奴隸。計程車在稅法上是自營事業,但Uber司機關掉司機App,就不能營業。
專業司機一定要裝計程車錶,才是自營事業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說延滯時間(車速每小時5公里以下),每60秒跳5元,也就是說停紅燈都有政府規定的補償金收入。路上塞車行車慢,司機也有補償金收入。這補償金也是對司機身體最大的照顧,避免司機內分泌神經失調,輕鬆愉快的營業。這是裝車錶的第一大好處。
第二個要點是,不論你是多元還是小黃,有裝車錶,你才是真正的老闆。你才能有自己的客人,不論是包車、預約、都可以自己做生意,司機才不會被車隊或平台綁死。計程車本身就是自行事業老闆,如果你不裝車錶,你就是看車隊或平台臉色吃飯。Uber 禁止司機裝錶,就是綁死司機,司機跑了一輩子的車都要看Uber臉色。很多人在靠北Uber隨意就停權,基本上沒有講到重點。重點就是,沒裝錶,你被停機就自能在家裡蹲著,如果你有裝錶,又有自己客人,你不需要太介意被停機,依然可以過活。與其每天抗議Uber停權,抗議接派率,把車錶裝起來才是王道。基本上,Uber禁止裝車錶,這應該也是違反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人民從事工作並有選擇職業之自由。Uber不准司機裝車錶,接自己的預約客人,應該是違法限制司機的工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