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程車收入 減少了,123司機App提升計程車司機收入

計程車收入變少了,雖然APP網路叫車增加了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110年專職計程車載客採網路資訊平台(含APP)叫車增12.2個百分點,增幅最大,巡迴攬客,減8.1個百分點,減幅最大。110年專職計程車駕駛人110年平均每月營業收入4.2萬元,較108年減8.3%,支出2萬元(油燃料及充電費支出占6成6),收支相抵每月淨收入2.2萬元。

主計總處表示,依交通部每2年辦理1次之計程車營運狀況調查結果統計,110年底計程車登記9.1萬輛,較108年底減472輛,專職計程車駕駛人平均年齡53.6歲,平均年資14.0年;其中男性占95.8%,較108年底減1個百分點;經營型態以車行車占51.1%最多,個人車及運輸合作社車分占25.8%及23.1%。

110年專職計程車營業載客方式以巡迴攬客(占54.2%)及無線電或衛星派車(占50.4%)為主,其次依序為網路資訊平台叫車(占29.4%)、招呼站等候(占27.6%)及定點排班(占23.6%);與108年比較,以網路資訊平臺叫車增幅最多,增12.2個百分點;減幅最大者為巡迴攬客,減8.1個百分點。

專職計程車駕駛人110年平均每月營業收入4.2萬元,較108年減8.3%,支出2.0萬元(油燃料及充電費支出占6成6),收支相抵每月淨收入2.2萬元。加入車隊者平均每月營業收入較未加入車隊者多1.1萬元,營業支出亦高出0.4萬元,營業淨收入多約0.6萬元。

計程車司機,用123司機APP,免費接單,提升司機收入與地位

計程車司機改善勞工地位與生活!

計程車司機營業成本包括 車輛、耗損、油資、保險、靠行等 11項成本。車資收入扣掉這些成本後,僅剩55%到60%。被車隊抽掉車資25%後,計程車司機僅剩車資的30%到35%能留在口袋,而且是在沒有出車禍的狀況下,這很不公平。計程車司機要支付車輛及維修,還要付出體力、勞力及時間,更需承擔路上的風險與罰單,只能保有車資30%到35%,但車隊卻獲取25%。長期下來司機用身體
換取車資不到35%部分,這嚴重傷害計程車司機的勞動條件,車隊賺取利潤卻把計程車司機的身體損耗,變成社會成本。車隊把內部成本外部化讓司機及社會來承擔,進而獲取龐大利潤。123司機APP改善計程車司機勞動條件、勞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

計程車司機用123司機App營業成本最低!

計程車司機 免被抽成25%,車資收入全歸司機所有,每月為司機省上萬元。把錢留在司機及乘客,而不是把25%給車隊,提昇計程車司機收入與地位。
123司機App為 計程車司機 而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請計程車司機 團結對抗抽成,不要讓計程車司機變成車隊工具 。

123 司機App 緣起

計程車司機 不論小黃或者多元化計程車,現在都被車隊抽成25%到10多%不能,司機被當牛一樣剝皮。經過各地工會理事長的敦促,及眾多資深計程車司機的深入探討,計程車司機如果要提升收入,維持地位,必須要有一個免費的叫車平台,給全國計程車司機來使用,才能避免司機收入落入車隊手中。

經過兩年的努力,計程車職業駕駛員工會全國聯合會 催生及眾多工會熱心人士參與測試,終於完成123司機App及 123叫車App上架。現在您可以立即下載123司機App, 驗證有合法計程車司機證照後,就可以開始營業。

計程車司機用123司機App 不收派單服務費,也不抽車資的百分比成數,所以您不需繳任何費用。沒有一分一毛落入車隊或中間人手中,所有車資收入都是司機的。

123司機App 就是 免費Uber,簡稱FreeUber ,計程車職業駕駛員工會全國聯合會,也將串聯世界各地計程車司機工會組織,把FreeUber 推廣給全世界的司機,讓全世界的司機,可以減少被Uber等車隊抽成,避免計程車司機的勞動條件進一步惡化。

123司機App 免抽成、接單免費

123司機App 免抽成、接單免費,打破負債陷阱。計程車司機,只要有合法證照,就可成為123司機,馬上開通營業。

Uber 司機陣亡率高 與 及計程車費率的關係

由於物價上漲,台北市計程運價起程由70元調整為85元(里程維持1.25公里),延滯時間計算基準為車速每小時5公里以下,由累計每80秒5元調整為每60秒5元。

111年3月10日台北市計程車運價會議精算燃料、附屬油料、車輛折舊、輪胎消耗、維修費用、行車附支、管理費用、保險費用、雜項等九項成本佔了車資的40%,而司機薪資只佔了車錶車資金額的60%。

UBER司機 是透支未來的身體及收入,等同只是把錢先借出來用

九項成本中最主要的燃料、附屬油料、車輛折舊、輪胎消耗、維修費用都與行駛公里數成正比,很難用公里數跑越多,將成本平均下來。Uber司機的開銷比一般司機大很多,是顯而易見的,Uber司機成本跳升到65%(行車本40%+Uber25%),司機的薪資只剩35%。

同樣跑一趟車,車資金額1000元,計程車司機實際薪資是600元,但Uber司機的薪資只有350元。Uber司機如要賺到同樣的錢,就必須比一般司機多跑600/350=1.71倍的里程數。這是很可怕的負擔,也是Uber司機容易忽略的事實,這1.71倍的里程數,也代表Uber司機的勞力、體力與精神耗損是一般司機的1.71。

Uber司機可能以為營業時間沒有1.71倍那麼長,但是他忘了油料、車輛折舊、消耗、維修及車禍率就是提升了1.71倍,這些都是跑不掉的沉默成本。Uber司機看到的是表象,營業時間沒有提高1.71倍,但是里程數就累積在哪裡,車輛損失要等到報廢才知道。同樣的,體力與精神耗損也是1.71倍,也要等身體大修時才知道。同時發生事故的比例隨著過勞,至少增加超過1.71倍,讓Uber司機提早出現工作倦怠燃盡(burn out) 退出市場。

根據國外的研究,Uber司機 的運作模式就是在透支未來的身體,等同只是把錢先借出來現在用,還是要還的。等到司機看到還貸的現實,不得不離開市場。

開計程車要賺到錢,絕對不是一天連續開16小時,而是細水長流,才能讓身體健康,又快樂賺錢。為何很多司機不需要靠車隊可以跑40年車養家活口,但是跑Uber沒幾年卻要退出市場? 除了Uber抽25%造成司機期來看賺不到錢外,Uber司機沒裝車錶,造成司機無法自主營業,只能一輩子當Uber奴隸。計程車在稅法上是自營事業,但Uber司機關掉司機App,就不能營業。

計程車合法-乘客才有保障

公路法第34條計程車客運業:在核定區域內,以小客車出租載客為營業者。可見載客是一種特許與管制行業,管制是為了消費者、司機及社會三贏。而本車隊就是媒合計程車客運業與乘客。

司機資格管制,要考證、要道警察局登記,就是為了確保消費者的安全,不容許有犯罪傾向的人開車載客。

管制價格,不允許下雨天、颱風天、地震等天災或交通尖峰時刻,發災難財,對乘客漲價好幾倍。2019年4月18日地震後捷運停駛檢查,Uber漲價2.8倍,趁火打劫,就是沒有價格管制的後遺症。而計程車費率是各地交通局諮詢及審議委員會通過,而且計程車相關公、工會代表委員應迴避且不計入表決人數。各地交通局的運價管制,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

計程車總量管制,是為了保護司機,避免大量人口買車進入計程車業,造成供過於求,司機入不符出,運價崩盤,就像每年大量栽種高麗菜、鳳梨、芭樂、香蕉,造成產量過剩農民慘賠一樣。美研究:「砸錢買好車」陷負債陷阱、破產收場,Uber司機越開越窮!就是數量沒管制造成的結果。為什麼我們反對向司機抽成?

而且大量營業車上街頭造成道路過度使用,塞車與空污的社會成本,由全民買單。Uber and Lyft是舊金山持續惡化的塞車狀況的最大來源MIT研究顯示Uber車輛造成道度壅塞

租賃車乘客是承租人,行車事故時,乘客會被告負連帶責任

公路法第34條小客車租賃業;以小客車租與他人自行使用為營業者。

計程車以載客為營業,客人是乘客,而租賃車以車輛租與他人自行使用,其客戶是租車人,不是乘客。而且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0條明定代僱駕駛就是車行幫租車人代僱一位駕駛,也就是說租車人就是雇主。因此Uber用戶於車輛發生車禍或者事故時,Uber用戶可能會被告負擔連帶責任。

台灣高院107年度重上字第624號民事判決,租車人台視公司使用耐斯小客車租賃有限公司代僱駕駛董昆霖於駕駛採訪車時發生車禍,台視公司要負僱用人連帶賠償 791萬元責任。